搜尋此網誌

2022/08/02

養小孩物品準備經驗分享 - 托嬰準備篇

前言

  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雙薪家庭,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除了育兒之外,也會需要經營自己的職涯。

  這個時候,就需要另外找人幫忙照顧寶寶了。

  在現在,托嬰中心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產業。

  一個合格的托嬰中心,除了有專業的幼保人員協助照顧嬰幼兒外,還要提供能讓受托嬰幼兒充分發展的遊戲及學習環境。

  因此,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將小孩送去托嬰中心。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分享選擇托嬰中心時的參考指標,以及將寶寶送去托嬰前需要準備的事情與物品。

托嬰中心參觀篇


  要將寶寶送去托嬰前,首先當然要先幫寶寶選一個好環境。

  由於好的托嬰中心非常搶手,所以建議最晚在準備送托的前半年就要先趕快去預約參觀了。(例如:6月要送托,前一年的12月就要去參觀。)

  而因為8月的時候,會有一批寶寶畢業去念幼兒園,所以通常托嬰中心在8月份釋出的名額會最多。

  選擇托嬰中心時,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判斷是否是合適的托嬰中心:
  1. 地點--
    因為托嬰中心通常是沒有接送服務的,必須由父母親自接送小孩,所以托嬰中心的地點就格外重要。
    建議選擇離家裡近的,或是在父母上下班路線上的托嬰中心。

  2. 環境安全--
    2歲以下的寶寶通常還沒有發展出安全意識與自主逃生的能力,所以托嬰中心的環境安全非常重要,參觀時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 寶寶的主要活動區域是否寬敞安全
      • 地板的材質
      • 插座的位置
      • 牆壁和牆角有沒有包軟墊
      • 桌角和椅角是否是圓角或有貼保護貼
      • 洗手台的水溫
    • 是否有消防安全逃生設備與逃生規劃
    • 托嬰中心的攝影機是否有拍攝死角,能調閱的影片檔案最久可追溯到多久前
    • 托嬰中心的門禁管理

  3. 空間清潔與衛生--
    2歲以下的寶寶幾乎什麼東西都會想往嘴巴裡送,偏偏免疫系統又還沒完全長好,所以托嬰中心的環境清潔就非常重要。
    參觀時可以詢問以下問題:
    • 環境與用具清潔的週期
    • 環境與用具清潔的方式
    • 餐具的清潔與存放方式
    • 嬰幼兒換尿布的週期
    • 垃圾的存放與處理方式
    • 副食品的製作方式與場所(如果是在托嬰中心內的廚房製作,可詢問能否參觀廚房,並觀察廚房的整潔狀況)
    • 教職員與幼兒的衛生管理方案
      • 教職員與幼兒是否每日量測體溫
      • 教職員與幼兒是否會定期洗手
      • 幼兒如果有身體不適或受傷的狀況時,托嬰中心的處理流程

  4. 托嬰中心的人力規劃
    • 師生比
    • 托嬰中心的人員配置
    • 教職員或行政人員請假時,是否有完善的職務代理制度
    • 是否有專任的護理人員或特約的小兒科醫師或小兒科診所
    • 教職員與行政人員的流動率及離職原因
      • 由於托嬰中心的教職員流動率本來就算高,所以流動率低於30%就算穩定 *數據來源:【嬰兒與母親】2021年9月號
      • (每月)流動率 = (到職員工人數 + 離職員工人數) / 員工總人數
      • 比起流動率,離職員工的離職原因更需要注意
      • 雖說如此,但托嬰中心流動率低還是比較好的
        • 小孩不用一直重新適應新的老師。
        • 工作環境好的話,人通常不太會離職,老師表現也會比較穩定。

  5. 活動規劃與作息--
    2歲以下是寶寶發展的爆炸期,托嬰中心應該規劃合適的活動讓寶寶能健康發展,並且根據寶寶的成長狀況建立合適的作息
    參觀時可以請托嬰中心提供以下資料或詢問以下問題:
    • 寶寶每日的作息
      • 若寶寶因年齡太小或尚未適應環境而無法與團體作息同步時,托嬰中心的處理方式
    • 寶寶在托嬰中心內會從事的活動
      • 如果有較專業的活動(例如感統刺激課程等),是由專業的才藝老師來帶領活動還是由平常照顧的幼保老師來進行活動?
    • 托嬰中心內書籍、教具與玩具的類型與數量
      • 寶寶能不能自由選擇要玩的玩具?
      • 玩玩具時是一個人玩一樣,還是大家必須分著玩?
    • 是否會有戶外活動
      • 戶外活動會從事的內容
      • 教職員如何兼顧幼兒戶外活動與安全
    • 活動是否會超過寶寶年齡能負荷的內容
    • 是否接受延托
      • 延托時的師生比
      • 延托時的幼兒活動

  6. 親師溝通與隱私政策
    • 使用紙本聯絡簿還是電子聯絡簿
    • 是否有家長群組或網路社群
    • 是否提供孩子的生活照以及提供方式
      • 像我個人很不能接受托嬰中心或幼兒園直接把小孩露臉的生活照公開在網路上的做法。
      • 一兩張當宣傳還行,粉專可以看光光孩子每天在做什麼的托嬰中心在我心中的分數會打折。
    • 文宣上使用孩子生活照前是否會先徵詢家長意見
    • 如果托嬰中心有提供即時影像觀看服務,可詢問影像觀看平台的資安管理方式。

  7. 老師素質與托嬰中心的教育理念--
    • 參觀時可以與園長或接待老師聊聊托嬰中心的教育理念,如果可以,也要觀察老師與小孩和家長的互動方式,或是上網詢問其他家長的心得。
    • 也要詢問托嬰中心是否能先試托,並溝通試托時如果孩子不適應的話,什麼情況下托嬰中心需要通知家長提早接回。
    • 另外,開始送托後,應該觀察每天早上送孩子去托嬰中心時的反應:
      • 當孩子適應甚至喜歡這間托嬰中心的話,理論上最慢一週左右就能在情緒穩定的狀況下入托。
      • 如果送托時孩子會哭鬧或強烈表達不想去托嬰中心且此狀況持續超過一週,就代表孩子不喜歡或不適合這間托嬰中心。
        • 此時應和托嬰中心進一步溝通看看如何調整。
        • 或考慮換一間托嬰中心試試看。
  除了上述幾點外,當選定了幾間口袋托嬰中心後,也可以到各縣市社會處的網站查詢該托嬰中心的評鑑與稽查紀錄,看看是否有違規紀錄以及後續是否有改善。
  (以新竹市為例,新竹市的社會處網站的托育專區可查詢相關資料:https://society.hccg.gov.tw/ch/home.jsp?id=4&parentpath=0



送托前準備篇


  選定好托嬰中心後,就可以和托嬰中心約定試托日期和正式簽約送托日期。

  通常在送托前,托嬰中心會提供寶寶入托後的作息表與需自備物品清單。


  上面是我們入托前一個月,托嬰中心寄來的電子郵件內附的作息表與自備物品清單。
  有些托嬰中心會給紙本,但內容大同小異,大概都類似上面那樣。

  建議在試托的前一個月,開始慢慢調整寶寶的作息,使寶寶的白天作息盡可能地接近托嬰中心的作息,同時思考晚上接寶寶回家後要怎麼安排作息。

  也可以在送托前先和另一半或同住家人溝通好接送事宜,如果還是不放心的話,也可以實地模擬一次。

  自備物品的部分,每間托嬰中心不盡相同,但無論需要自備什麼,準備時都有一個共通點:把名字標好標滿就對了。

  因為2歲以下的寶寶未必能分辨出物品是自己的還是同學的,而托嬰中心的寶寶這麼多,老師也容易忙中有錯。

  所以要避免自己的東西不見或是孩子帶了同學的東西回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寫上名字或貼姓名貼紙。


  在這邊,我要推薦作伴防水姓名貼,因為它有販售全台唯一通過SGS耐高溫檢測的奶瓶專用耐高溫防水姓名貼啊!


  除了防水姓名貼以外,它還有賣台灣製的姓名手帕巾,材質安全又舒服,又可以將寶寶的名字刺繡或燙印在手帕巾上,就不用擔心拿錯了。


  由於小寶寶很容易將衣服弄髒,所以老師通常會要求家長多帶兩套衣服放在托嬰中心備著。此時可以用防水衣物印章(作伴也有賣)把名字蓋在衣服上,就不用擔心衣服拿錯了。


  如果不想要直接蓋在衣服上的話,可以蓋在衣物專用標籤貼紙(我們家是買KAWAGUCHI的)上,再將貼紙貼到衣服上即可。


  不方便貼標籤貼紙的東西(例如:安撫娃娃),也可以用防水衣物印章將名字蓋在不織布上或標籤緞帶上,再扣在上面或用縫的方式縫上去。

  奶粉分裝罐的部份,我覺得買透明的、每格有自己的開口的會比較好。
因為每格有獨立的開口也會比較衛生,透明的材質可以清楚看到奶粉的使用狀況,清潔時也比較好檢查有沒有卡粉。


  我們家買的是小獅王辛巴的溜滑梯專利衛生奶粉盒,它每一格有自己獨立的蓋子,盒身透明,而且很好倒,不太會卡粉。

  不過後來奶粉改喝明治樂樂Q貝後,也不需要帶奶粉盒了,直接帶整條樂樂Q貝去上學就行了!


結語

  當初只是想記錄一下自己這段時間以來使用過的育兒物品,避免之後忘記,沒想到在FB上意外的收到了一些回響,覺得很感動。

  這個系列在這邊就先短暫的結束了,之後等我女兒長大,如果有接觸到更多的好物再來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